關于義烏自貿區你需要了解的幾點

9月21日,大幕開啟。

世界“小商品之都”義烏又一次踩上歷史鼓點,正式成為我國“東西南北中協調、陸海統籌”開放格局中的重要一環,承擔起“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”的使命。

這是繼義烏獲批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后,這座城市迎來的又一次重大發展機遇。

它讓義烏以“最佳打開方式”直接參與世界產業格局重塑,實現“世界港口”的夢想;讓義烏的城市經濟功能走上加法軌道,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邁入新征程。

義烏,昂首闊步邁入自貿試驗區時代!

機遇:承接國家戰略

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,是黨中央、國務院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,深入研究、統籌考慮、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,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、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。

義烏對自貿試驗區的渴求由來已久。2011年,國務院批準義烏開展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,讓義烏在轉變國際貿易發展方式上擁有了先行先試權。

十年間,依托國貿改革,義烏積極探索、勇于嘗試,新型貿易快速發展,開放體系全面拓展,為全國改革開放探索了新路徑新經驗。

十年來,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來了,綜保區來了,為世界“小商品之都”增添了更高能級平臺,也拉近了義烏建設“兩個樣板”的距離。

不息為體,日新為道。漫漫十年路,義烏做好了建設自貿試驗區的準備,在商貿優勢、改革動能、產業基礎、物流集散、開放功能等方面也具備了建設自貿試驗區的基礎和綜合優勢。

對義烏而言,加入自貿試驗區“朋友圈”,亦是時勢使然。

近年來,義烏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世界“小商品之都”定位,著力加快經濟和城市轉型,為“雙循環”作出重要貢獻。目前,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走在全國前列,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考核全省第一。義烏電商、內貿、外貿、城市消費的四者合計總量已達到萬億級別,快遞量占全國8%;義烏正在與阿里巴巴共建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臺,義新歐橫貫亞歐,義甬舟通江達海;義烏位列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第二。

在步入“十四五”的重要節點,在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進程,在加快構建“雙循環”新發展格局、搶當“重要窗口”模范生的重要關口,義烏亟須實施自貿試驗區國家戰略,依托制度創新,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趨勢和國際經貿規則新變化,以開放倒逼改革。

“義烏的發展,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,都更加需要高水平開放平臺的有力支撐。”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表示。如今,義烏迎來了自貿區建設的巨大收獲,趕上了新一輪改革開放潮流。

作為創新與開放的高地,自貿試驗區一直被譽為國家制度創新的“試驗田”、動能轉換的“加速器”、高質量發展的“排頭兵”。與綜保區不同,它不是大開發、大建設,不是產業基地那種幾十平方公里再造城市。它的任務是“再造政府”,是行政職能轉變,與國際政策、國際法規對標,實現貿易的自由化、便利化,減少行政流程,使政府更加高效。

每個自貿試驗區及其各個片區,都有其鮮明特色和差異化使命。義烏納入自貿區后,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,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,充分發揮義烏市場、物流優勢,聚焦發展新型貿易、保稅展貿、國際商務、貿易金融、現代物流等產業,致力打造國際小商品自由貿易中心、數字貿易創新中心、中國小商品制造創新策源地和標準輸出示范基地、“一帶一路”開放合作通道、打造中非經貿文化合作示范區,輻射國際商貿城、覆蓋綜保區,撬動更高水平開放。按區域布局劃分,義烏區塊共26.2平方公里,包括商城區塊3.1平方公里為出口功能區,陸港區塊23.1平方公里為進口轉口、科創功能區。

紅利:制度創新高地

加入自貿區“朋友圈”,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,義烏被賦予新的動力與內涵。

自貿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試驗田,實施7年來,累計已經形成260項制度創新成果面向全國復制推廣,這些改革成果都可為我所用。同時,凡是有利于打造國際一流的,自貿區也都可以試。

企業最有發言權。“很多企業雖然在義烏,但辦理出關入關手續卻在上海、廣州等地”,中進(浙江)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葛堅強就曾坦言,對于一個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來說,“如果義烏有自貿區,企業可以在本地開展更多業務,更好發揮義烏市場和物流優勢,降低企業成本。有了這個平臺,義烏招商引資的優勢也會更明顯。”

在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看來,企業眼中自貿區巨大的吸引力,也是自貿區最大的魅力。而這種魅力,來自制度創新,歸根結底是優越的營商環境。

越自由的營商環境,體制成本越低,越有吸引力。當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,浦東基隆路連續多日排長隊注冊公司,很多人早上6點多就在辦事大廳外等候。義烏納入自貿區后,也有望出現這一盛況。

除了制度上的紅利,自貿區本身作為一個開放平臺,國家行業部門也會給予更多先行先試機會。為貨物、投資與金融開綠燈,義烏將擁有巨大的投資空間,吸引更多優質項目、優質資本、優質人才,推動投資、加大國際化開放型經濟進程。

“特別是在貨物貿易領域,根據方案,國際商貿城將被列入自貿區內,這勢必給義烏市場主體帶來巨大發展契機。”商城集團副總經理危剛以韓國商品為例,以往韓國商品要進入義烏市場,需報備檢驗,接受海關監管,如今,根據“一線放開、二線準入”,進口商品可自由進入自貿區,義烏企業不僅可展示更多的進口商品樣品,做強進口貿易,也可在采購商下單后,直接從韓國當地發貨,進而做大轉口貿易。

其背后的意義,遠大于此。從義烏提升對外開放能級的視角看,它推動的是義烏市場不僅成為中國中小微企業走向國際的貿易平臺,也真正成為國外中小微企業進入中國的橋頭堡,推動義烏在“雙循環”新發展格局中有更大作為,推動義烏在“一帶一路”、長江經濟帶、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。

當然,自貿區并不只對企業、經濟發展利好。“在自貿區進口后,相當一部分商品會免稅或低稅。”復旦大學教授、義烏市委黨校特聘教授胡安安介紹,這與當地每個人的生活,都可謂息息相關。購買進口商品會“相當便宜”、有更多機會和國內外一線城市同步享受一線品牌商品、有望與海南自貿港合作后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國外高端醫療服務等……這些都將是未來看得見的紅利。

探索:突顯義烏特色

開放的出發點是發展,落腳點還在發展。

自貿區從來就不是“政策洼地”,而是“改革高地”。“大膽試、大膽闖、自主改”,義烏將又一次成為改革開放排頭兵。

“自貿區的核心是貿易和投資便利化、自由化,必然需要三方面的改革,包括營商環境優化、貿易領域‘破法’改革以及制度創新。”胡安安說。

就義烏而言,當前最大的優勢就是有著十年的國貿改革經驗。義烏建設自貿區,要基于國貿改革試驗區來展開,兩手抓、兩手都要硬,通過疊加集成、綜合集成,產生乘數效應。

事到臨頭須放膽,自古成功在嘗試。那么,未來,義烏究竟要在寶地上試什么?形成怎樣的開放發展特色?

翻開方案我們可以發現,“聚焦”是關鍵詞。聚焦貿易數字化轉型,聚焦建設數字綜保區和新型進口市場,聚焦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,聚焦建設國際商貿物流樞紐,聚焦貿易金融開放創新,聚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。

“貿易數字化轉型是義烏自貿區建設的核心和亮點。”市場發展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義烏探索的數字貿易規則概念廣泛,它可以是數字平臺、數字監管,也可以是數字貨幣等。比如目前已經實施上線的服務廣大中小微主體的數字化平臺(Chinagoods),爭取先行先試跨境電商海外倉出口和B2B出口的新監管方式,創新“市場采購+跨境電商”“市場采購+美森快船”“市場采購+航空貨運”等模式。

進口貿易的創新則是彌補義烏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短板。“日用品消費進口有大量的壁壘,我們聚焦建設數字綜保區和新型進口市場,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推動進口貿易便利化、自由化。”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義烏將依托獨一無二的數字綜保區,推動海關監管方式改革,開展進口貿易“境內關外”改革試驗,打造保稅經濟體。

與此同時,新型貿易方面的探索也將成為此次建設的重點之一。加快布局海外市場網絡,推進eWTP數字貿易樞紐和“一帶一路”境外站全球布局都將成為試驗的開始。

百舸爭流,奮楫者先。義烏納入自貿區,給了義烏更高的平臺、更大的空間。這是一個新開始。從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到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,從綜保區到自貿區,我們一路追夢。未來,自貿區建設,我們破浪乘風!

首頁    行業資訊    關于義烏自貿區你需要了解的幾點
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